关注盐城市书协官方微信。获取展览预告、书家推荐,书法交流等信息。
从三大行书看书法经典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称:“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经典,从本义上看,“经”指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由此引申出时间性,原则、典范之义;“典”指典范性书籍,具有常道、标准、法则之义。而书法经典,想必一定是能够稳定而久远地传承下去,被后人学习、模仿的经典作品,一定是能够反映某个时代特征或某种风格的突出成就,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能够代表书法史主流倾向的作品。
    研究中国书法的德国学者雷德侯指出:“每个书法家都熟谙那些经典名作,学习这些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个人的书风。……” (雷德侯著、张观教译:《晋唐书法考》,10-11页)三千年中国书法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以三大行书为例,我们来探讨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
    一.书法经典是时代的反映
    书法经典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的特点。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谈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所谓“韵”、“法”、“意”、“态”对应的只是某类作品。如“晋尚韵”指的是“二王”一路的作品。“唐尚法”指的是唐代的楷书。“宋尚意”指的是宋代的行书,尤指“宋四家”的作品等。从《兰亭序》中我们读到的是魏晋士人的心态,看来潇洒,实际上是郁闷;从《祭侄文稿》中感悟到的是安史之乱中颜真卿的大义凛然;从《黄州寒食诗帖》中看到的是苏东坡于贬谪异地后的苦中作乐。这些带有不同时代烙印的经典作品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今的书法作品恰恰缺少这种因素,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形式的雷同背后是精神上的雷同。
    二.文本内容是书法经典存在的依据
    书法依附文字而存在,文字内容在书法艺术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一方面能够记录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能通过特定的形式传达作者的精神生活;一方面所描绘的的情境有时会与作者所传达的情绪相契合。大多数传统书法作品首先是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的。三大行书的共同之处都是作者书写自己的文词,或是在抒发文字所指向的特定的精神生活。王羲之如果不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日邀友聚会,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就不可能创作出《兰亭序》这样的旷世佳作;颜真卿如果不是为悼念在“安史之乱”中惨遭杀害的侄儿和兄长,将满腔悲愤之情发于笔端,就不可能创作出《祭侄稿》这么不朽的杰作;苏轼如果不是因为“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生活穷困潦倒,寂寞、郁郁不得志,就不可能写成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黄州寒食诗帖》。
    三.书法经典具有高超的技术性
   《兰亭序》历来备受世人瞩目,一帖可谓摹刻之多,影响之大。一“永”字总括楷体八法,一“之”字有二十种不同的写法,而点画、姿态毫无雷同。米芾说:“二十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似”。作品整体气息浑然一体,汰除隶书笔意,章法成纵势;中、侧锋并用,点画精到,变化丰富,牵丝映带清晰自然;结字大小、长短、俯仰开合;处处充满矛盾,又时时处理矛盾,从而达到整幅作品的和谐统一,不愧成为书文并佳的经典作品。在《祭侄稿》中,同样能看出作者书写时的高超技法和随兴而作的创作心态。整幅作品点画狼籍,增删涂改,真行草相互夹杂,是作者藏激愤于悲痛之中,思绪犹豫、矛盾、躁动最集中之处;墨色用笔遒劲浑厚,轻重缓急,随文而就;结字大小相间,字字独立,变化无端,创立了一种气势雄浑、率真烂漫的书法典范。
    四.书法经典是书家情感的真实表达,具有不可重复性
    许多经典作品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伴随作者的情感的抒发随性而作。《兰亭序》是王羲之在兰亭集会随性写下的一篇序,据说雅集后王羲之又有书兴,“他日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可见,在特定环境下书写的经典作品,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是不可能重复的。情绪的不同主宰了笔墨,使书法作品在纸面上呈现出惊人的差别。王羲之写《兰亭》是一种优雅的心情,因而是潇洒飘逸的;颜真卿写《祭侄稿》则是悲愤不已,情绪激扬使笔调远离了平常;苏轼重文学修养,把笔作诗,全是排遣、倾诉自己的苦痛情绪,更是无意于笔墨。
    传统是书法经典得以稳定传承、绵延久远的发展动因。以三大行书为代表的传统的经典书法作品正是古代书家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成果。直到现代,人们还在乐此不彼地学习临摹这些经典作品。然而,随着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文人篆刻的兴起,书籍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一些晚明书家如王铎、傅山等创作作品不再拘泥于经典,为了追求书法的形式美,任意对法书割裂和拼凑。传统虽然也是他们创作作品的灵感来源,但宣扬自我的追求超过了对传统的认识,使书法经典丧失了绝对权威和约束力。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书法热潮的兴起,展览的大肆举办,传统书法面临转型。为了适应现代文化艺术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学习书法的人,为了追求个性和独立创作风格,为了适应展厅带来的视觉效应,很少以传统为根基,大多数创作的作品形式雷同,忽视了个人生命力和精神的注入。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何创作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经典作品,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丛文俊著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9
[2]《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白谦慎著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
[3]《书法鉴赏》,邱才桢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4] 中国书画报:佛光禅影----六朝写本《四经》残卷
 

更多
【郑重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盐城市书法家协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盐城市书法家协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盐城市书法家协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盐城市书法家协会)或未注明来源”的作品,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QQ:2511043441

书法辞典   南通书法网   鹿鸣书社  名家名品信息网  岸柳书法网   国画批发  拾贝轩   书画 >>

© 版权所有  盐城市书法家协会 苏ICP备15036332号-2  电话:0515-88333575  联系人:郑尧春 QQ:2511043441  网址:www.ycsfj.com    返回顶部↑